SCM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

   2023-08-21 互联网2530


  (3)在主生产计划和投入出产计划中所使用的上游企业能力数据,反映了其在合作中所愿意承担的生产负荷,可以为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作提供保证。

  (4)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本企业和上游企业的能力状态的实时更新使生产计划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三)计划的循环过程突破了企业的限制

  在企业独立运行生产计划系统时,一般有三个信息流的闭环,而且都在企业内部:

  (1)主生产计划-粗能力平衡-主生产计划

  (2)投入出产计划--能力需求分析(细能力平衡)-投入出产计划

  (3)投入出产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生产进度状态-投入出产计划在供应链管理下

  生产计划的信息流跨越了企业,从而增添了新的内容:

  (1)主生产计划-供应链企业粗能力平衡-主生产计划

  (2)主生产计划-外包工程计划-外包工程进度-主生产计划

  (3)外包工程计划-主生产计划-供应链企业生产能力平衡-外包工程计划

  (4)投入出产计划-供应链企业能力需求分析(细能力平衡)-投入出产计划

  (5)投入出产计划-上游企业生产进度分析-投入出产计划

  (6)投入出产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生产进度状态-投入出产计划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循环中的信息流都只是各自循环所必需的信息流的一部分,但可对计划的某个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

  五、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控制新特点

  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生产控制和传统的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不同。前者需要更多的协调机制(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协调),体现了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原则。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协调控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进度控制的目的在于依据生产作业计划,检查零部件的投入和出产数量、出产时间和配套性,保证产品能准时装配出厂。供应链环境下的进度控制与传统生产模式的进度控制不同,因为许多产品是协作生产的和转包的业务,和传统的企业内部的进度控制比较来说,其控制的难度更大,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跟踪机制进行生产进度信息的跟踪和反馈。生产进度控制在供应链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研究解决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跟踪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