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界人士为提升“中国制造”形象献计献策
嘉宾:
BryanStanton
J.B.StantonCommunications总裁
何春盛研华(中国)公司总经理
翁荣弟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总裁
张林奇瑞汽车国际公司总经理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程度的加深,“走出去”已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战略,但如何建立中国品牌的高品质形象,快速扭转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印象,已成考验中国企业家的难题之一。
日前,由环球资源旗下《世界经理人》杂志主办的“在国际市场建立品牌”管理论坛在上海开讲。围绕着“如何摆脱中国品牌低质低价形象”这一话题,BryanStanton、何春盛、翁荣弟以及张林等人纷纷发表了各自看法。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定价
BryanStanton认为,任何市场都可以分为高、中、低三档,而且每档市场都存在着利润空间,但中国企业当前的问题在于总在低端空间徘徊,利润不断缩水,长此以往只有死路一条。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着眼未来,思考如何改变品牌的低端形象,定价就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他说:“中国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网络,制定出适应市场的最佳价格。”
何春盛也用一连串反问表达了他的忧虑:如果总是以低价进入海外市场,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乃至生存空间何在?“恐怕连后续的研发费用都存在问题,企业如何长远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谁说在美国市场只能以低价出售产品?如今来自海外市场的订单不断增加,中国企业如果继续以低档产品敷衍,恐怕连国外客户也要说‘不’,遑论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了。长此以往,特别是在欧美国家,‘中国制造’将一直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这会令不少中国企业的后起之秀蒙受不白之冤。”
广告作用不容低估
“无论卖车还是卖袜子,一味强调产品的特色和好处是不够的,还要精心设计动人的广告。没有鲜明的广告形象就没有品牌!”谈到在海外创立品牌的细节时,何春盛专门强调了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