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递减亏损面超1/3 中国乳业集体反思

   2023-12-16 互联网1530


  “没有一位企业家情愿看到自己所处的行业滑入低利润的边缘,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又似乎难以逃脱宿命。乳业就是这样。”北京同盛整合营销机构首席咨询师雷永军对记者说。

  乳业已经步入了“市场对市场、工厂对工厂、牧场对牧场”的全面比拼阶段,在这个全面升级过程中,只有消费者是快乐的,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似乎都在阵痛。牛根生的观点是,“奶农阵痛的是——牧场需要淘汰低产牛,需要由散养化、低产化向规模化、良种化发展;乳企阵痛的是——市场步入过度竞争状态,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原料涨价,产品降价,市场压力越来越大。”

  竞争的同质化和高昂的营销成本导致利润率下降,盈利水平的降低,必然影响乳企发展后劲,拖累整个行业。盈利水平的降低也说明了生产与市场的矛盾,产量与销量的矛盾。

  阵痛中的调整

  阵痛中的乳企需要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

  上海铭泰铭观乳业营销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奚仲炜将中国乳业的所有矛盾归结为三点:产品同质化与价格竞争激烈的矛盾,市场增速放缓与企业高速增长目标间的矛盾,乳企在定位、产品、营销、目标市场等方面高度同质化的矛盾。

  迄今为止,作为乳品主要消费地的大中城市,液态奶的市场容量趋于饱和,消费增长缓慢,因而乳品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差异化方向转变将不可逆转。以增加产品差异性等错位竞争的手段正逐渐成为众多乳企的新选择。

  综观中国乳业竞争赛局,一方面是市场份额与资源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前三强伊利、蒙牛、光明通过向奶粉等领域的渗透增大话语权,另一方面区域性优势品牌数量有集中趋势,由“求大”转向“求奇”、“求精”,谋求差异化生存。但是也应看到,乳业周遭的竞争环境依然严峻,非商业性打击、低级价格战可以说依旧是掣肘乳业整体健康发展的万恶之源。

  众所周知,由于新老企业的负担差别、不同地区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尽一致、不同地区原料价格的差异,造成产品成本差异较大,这也是价格战屡禁不止的一大原因。宋昆岗据此力倡,“乳品的定价必须充分考虑行业承受力,兼顾行业整体利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