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能否颠覆供应链管理

   2023-04-12 互联网4520


  而且,RFID不仅可以应用于货物,还可以应用于卡车、拖车、托盘等等设备,甚至原材料。这种无处不在的RFID应用,将带来难以想象的供应链变革。而且,结合智能卡,RFID可以识别操作人员的身份,如果有人盗窃甚至可以自动报警。

  RFID近来受到了国外投资者的热情追捧。埃森哲(Accehture)甚至预言这项技术将引发供应链革命。据预测,运用RFID技术的零售商或消费品制造商,可省下近3%的仓库总人工成本,主要是因为收货、送货等环节处理的效率都提高了。

  此外,这项技术在厂商管理库存系统(vendor-managedinventory,VMI)上发挥的潜在效益也很大。消费品制造商利用RFID识别器获取货品信息后,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可以更有效率地补足自己在重要客户厂房的存货,为双方省下20%—40%、甚至更高的库存和缺货成本。

  成本是最大的挑战

  尽管从长期来看,RFID技术既经济又实用,但是就像它的优点一样,RFID的缺点也非常突出:成本和前期投入太高。

  其实RFID标签很久以前就应用于自动收费系统和安全识别,但由于成本较高因而无法普及。尽管标签成本近年来持续下降,但标签和识别器的成本仍相对高昂,这成为阻碍RFID更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

  即使随着技术不断创新,标签价格开始下降,但在2000年,射频识别标签仍然每个1美元,现在的价格为25-40美分,和条形码相比,这就是天价。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将降至一个不超过5美分的水准。然而,考虑到标签要应用到所有的单个商品,5美分仍然太贵了。但在另一方面,对于箱子、托盘、推车和家电等高价值商品来说,RFID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吸引力。

  其次是技术的成熟度问题。由于RFID技术尚不够成熟,它所带来的便利和节省下来的成本,很容易被较高的识别失败率和损坏率所抵消。2002年10月Auto-IDCenter进行的一项试验发现,附有RFID标签的托盘即使贴上双重标签,还是有3%的失败率;而个别贴上标签的托盘则仅有78%的信息能被准确读取。这说明这种技术还需要不断完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