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圣吉带给中国公司的新启示

   2023-04-12 互联网4320


  彼得·圣吉:哦,不!如果是这样,告诉他们,不要学习,要做。去应用,去实践。管理之道永远不是学习能够得来的,而是来自于实践之中。

  《21世纪》:是的,他们也在做,但是很艰难,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文化的问题,一个良性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其实是和企业文化分不开的。

  彼得·圣吉:我知道,有很多人问我,很多都是企业家,他们困惑的是,一个完全西方的理论是否适合于东方企业?我的回答是,当你听中国古典音乐和西方的古典音乐时,2种完全用不同的乐器和乐章演奏的音乐,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感觉是共同的———美。

  这个道理同样适合于管理领域,文化背景不同那又怎样?只要是美的,适合的,就是有效的。美好的东西总是相通的,比如我的理论,你看看这幅写着“学习”二字的中国古代文字,这是我的一个访问学者朋友在15年前给我的,“学”字为什么要这样写?他其实就是一个人在海中不停地舞动双手游泳,为什么游泳?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生存。就像企业,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型组织?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文化不是借口。

  《21世纪》:但是问题是现实的。比如,从成长阶段来看,中国的公司和您研究案例中的很多公司就完全不一样,用现代公司管理制度的标准去看,很多公司,在一些基本问题,如产权结构、管理体系、流程、企业文化等,这样的公司怎样去建立学习型组织呢?

  彼得·圣吉:没有所谓的静态标准,公司管理不是要去建立静态的模型,而是要在实践中找到最佳模式。你看看过去几十年来,多少我们认为很“标准”的公司倒下了?公司都是从小做到大,小并不可怕,不完善也不可怕,关键是否能够有不断学习、不断超越和不断完善的心态。其实,越是小的公司,越是在成长中的公司,越适合建立学习型组织。

  领导者的重担

  《21世纪》:那这种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杠杆力量在哪里?总要有人提议和倡导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