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定价决策的背景则完全不同。由于中国市场整体的不成熟、行业变化速度太快,常常在1-2年内就会沧海变桑田,企业的历史短、生存状态不稳定,微观管理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没有条件、没有基础以定量分析的方法来做出定价决策,而是不得不采取“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定价方法。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欧美学者所著的定价书籍中介绍的定价模型和定价程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就显得隔靴搔痒,指导意义大打折扣。企业如果按图索骥,一定要按照他们提供的那些模型去做出定价决策,无异于削足适履,很难得到好的结果。
在商务实践中,多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表现乏善可陈,尤其在充分竞争的行业内,例如家电、PC等行业,他们表现不佳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跨国公司的定价决策一般是由总部做出,而总部使用的往往就是欧美流行的那种定价模式,没有考虑到中国市场的特征和竞争环境。因此,总是在定价方面给中国企业留出攻击的空间。
我在《定价》(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中以品牌、生命周期、定价目标、竞争态势为基本框架,等从战略和战术等多个方面分析和研究的定价规律,揭示定价的区域性、动态性、竞争性等多种性质。所有的论述都结合案例,并通过这些案例总结出定价中的规律性。为了贴近中国市场、指导中国企业定价实践,书中使用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国内企业、或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案例,而且大多是最近、最新的案例,总结了这些企业在定价方面的战略、方法、技巧和措施,具有很强的实战色彩,可以指导企业各级营销管理人员思考和制定价格。
在《定价》这本书中,我把企业经营中与定价相关的全部内容摘取出来专门论述,包括战略性定价、赢利模式、渠道内价格管理、促销、各个行业和零售业的常见定价方法、价格战的起因和对策、产品线的价格结构管理等,充满了动态和实战的色彩,这些内容都是各个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必然会遇到的,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本专门的书籍集中论述这些问题,所以《定价》可以说是一本关于定价的实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