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R和ERP——从管理思想到技术手段的研究

   2023-07-11 互联网2900


  ☆企业的近期利润不足

  那么企业就不得不提高警觉,反思其重建的全部过程,寻找失败的原因,对症下药。BPR失败的原因和忠告

  1)误选重构的时机和条件

  企业并不总需要进行彻底的重构。实施BPR虽是高收益的项目,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必须明确企业重构的动机,选择好企业重构的最佳时机。通常有如下三种情况:

  企业陷入困境,营业额和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产生严重的亏损现象,面临生存危机,这时,员工配合意愿强,愿意为重建承担额外的工作负担。

  趁主要竞争对手进行重建之际,进行本企业重建,以超过对手成为标杆。

  企业预感到某项新科技的产生足以改变市场的竞争规则时,运用此项新规则,进行流程重构,以创造竞争优势。

  2)误选流程重构的环节

  流程重构不能全线出击,必须首先分析全部作业流程,选择存在问题最突出的环节或核心环节进行重构,而如何确定这样的环节,是件艰苦的工作。在具体分析时,必须考虑如下问题:

  这项流程是否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这项流程重建后能否解决企业面临的危机?

  这项流程重建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这项流程重建失败的后果有多严重?

  3)忽视自上而下的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变革

  企业重构,必须由权威领导,由他对整个过程负有自上而下的责任;而同时,作为一个团队运作,除了需要有最高主管的领导之外,还需要全体员工主动的、创造性的合作。

  4)错误理解IT在BPR中的角色

  将BPR等同于IT是错误的,而忽视IT的作用也是错误的。信息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使得人们有能力打破传统的管理规则,创造出新的工作方式,从而给企业带来活力。

  5)BPR的不成熟

  至今,BPR只是一种思想,而不能称之为理论。因为作为一种革新理论,BPR还远未成熟,对BPR内在机理和本质规律的深程度的认识还远未建立。而且,先进的理论,革命性的思想并不足以带来实践的成功。方法体系不健全,分析工具不得力,都是阻碍BPR在实践中取得成效的因素。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建立BPR的方法体系,研究BPR的实施策略,包括开发BPR流程分析模型及规范化程序,构造BPR组织体系与管理结构等,这是指导BPR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也是BPR理论走向成熟的需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