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思维在业务流程重组中的应用

   2023-09-13 互联网2320


  另外,IDEF(InternationalDEFination)制图标准是BPR流程图常用的标准,它非常重视输入与输出内容以及控制机制与措施的标示。对于展示细节的低层流程图,可在使用另一个在制造业广泛使用的标准:ASNE标准,即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标准。在绘制流程图时,除以上图中所提到的提示内容外,还应能体现如下几项内容:延滞时间、依赖关系、人员指派、问题区域等。

  4.信息流程的重组

  在识别了企业的信息流程后,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进行信息流程的重组。在重组信息流程前,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每个信息流程的输入与输出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作出一个流程草图。先列出完成项目必须执行的流程,按照当前执行流程的先后顺序分别在图的水平与垂直方向将它们标出来,注意各个流程在两个方向上的顺序保持一致。如图3所示。

  图3流程信息交流图

  在水平方向上,从左向右看,若某一个流程的完成需要其它流程提供的信息,就在相应的位置上打一个“×”,如流程A、G、J就向流程B提供信息。在相同流程坐标交叉的地方标上“●”。在垂直方向上从上向下看,表示某项流程能为其它流程提供信息。

  从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流程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如图所示,在以“●”组成的对角线的右上方,那些“×”虽然也表示信息交流,但由于提供信息的流程在需要信息的流程后面执行,因而信息交流就出现了一定的障碍,解决的方法是采取信息反馈,让前面执行的流程再执行一次。如流程B需要流程G的信息,但流程G在B的后面执行,所以在执行流程B时,有必要对流程G的信息作一个预测,待流程G完成后,再将准确的信息反馈给流程B,所以流程B的重复操作成为必要。B与G、J就相互称作是对子流程(coupledprocesses)。由于对流程B进行了重复操作,所以它的输出信息也就相应改变,这又有可能涉及到流程G的改变,从而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信息流重组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消除不必要的信息流程,减少信息冗余。所以如何消除对角线右上角存在的“×”是信息流重组的关键一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