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R提高ERP投资回报率

   2023-04-12 互联网4320


  以上问题其实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原因:BPR仅仅是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企业从全方位提供有效支持,而完整的信息系统才是高效实现新流程的前提。

  BPR:上马ERP的充分必要条件

  对于小凌所在的公司而言,BPR不但是ERP的充分条件,更是必要条件。ERP项目前的BPR虽然未能实现其全部目的,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是成功的:

  ◆通过BPR实现了内部的管理变革,BPR后的企业至少初步拥有了接受进一步变革的企业文化,使得ERP具备了成功实施的关键前提。

  ◆通过BPR,企业才真正发现了自身的准确需求,那就是对于企业全部流程进行重组的需求,而不是部分流程优化的需求;基于原有的信息系统实施新的ERP模块的需求,而不是盲目地接受自己不需要的ERP模块,大大提升了ERP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在BPR之后,企业必须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来实现与原有信息系统的对接:

  ◆将公司原有的组织结构的层级设置、岗位编制和岗位职责按照新流程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真正实现流程导向型的扁平化组织(小凌所在公司发生的20名高管在BPR后只剩下6名的情况并不意外。

  ◆基于新的流程,将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重新设置,包括:用户的权限级别、系统的角色定义、新功能的开发、报表和单据的格式。

  ◆信息录入人员的数量应根据新流程的要求进行调整。

  ◆静态主数据(包括物料、供应商、客户、BOM等等)的重新定义和动态数据的重新测试和转换。

  ◆在系统调整后,还需针对调整的内容对企业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

  ◆若现有信息系统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流程体系,企业则应该考虑上一套全新的系统。

  就像企业追求基业常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样,BPR和ERP的升级改造将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不断上演。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