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记“奥运福娃”的擦边球

   2023-12-16 互联网1560


  2008年北京奥运会拥有五个吉祥物,这对于众企业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五个福娃中任意挑选来进行创意营销。只要有够新够好的点子,就一定可以和福娃“有福同享”。

  奥运吉祥物所蕴含的巨大商机是人人都可以看见,但是应该把握在什么时机去抓品牌、如何去利用吉祥物的概念来运作,这才是根本。对于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卢东斌先生指出,开发这个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创意,不要只把目光都盯在吉祥物身上,更重要的是相关领域、相关产品的开发。比如结合了国外观光者对旅游和奥运双重需求的“吉祥路线图”、突出奥运吉祥物的影响和团结亲和力的“奥运吉祥车”就都很有创意。

  背景链接

  奥运吉祥物(Olympicmascot)一词,源于法国普罗旺斯语Mascotto,直到19世纪末才被正式以Mascotte的拼写收入法文词典,英文Mascot由此衍变而来,意指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动物或东西。

  第一个夏季奥运会吉祥物诞生于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第20届奥运会。这只被称为Waldi的德国纯种小猎犬,它代表了运动员坚韧、坚持和敏捷的特性。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奥运会吉祥物都只是用为宣传举办国的特色动物,而其商业潜力并未被挖掘出来。

  从1984年美国洛杉矶23届奥运会开始,奥运会吉祥物正式开始被赋予了商业化用途。

  包括其发明者恐怕也没有想到,本来纯粹用于纪念奥运会的纪念品,往后竟然可以发展得如此迅猛,不但成为了奥运会主办国向社会募集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收藏市场和各种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