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美元显然滚不动大市场。虽然两年内就开了8家店,但是8家店的利润,并不足以支撑永和大王成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
林猷澳动人的“中国麦当劳”概念,让李嘉诚的加怡新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在1997年找上了门。投资200万美元、持股1/3,有了风险基金的注入,永和大王的开店速度一下子冲到了18家。
规模虽然快速扩展,但烧钱的速度更快。赚的钱不断投入,加上拉长战线后的管理支出,永和大王单店的收入由原先的1.2万元人民币骤降至8000元,首度陷入亏损。
当时加怡新亚合约到期,要求退出;股东不谅解为谁辛苦为谁忙。“风险基金进来后,4年中我们没拿一毛钱分红,”李玉麟忍不住抱怨。
林猷澳认为,引进风险基金是“小本做大”的惟一可能,两个在牌桌上认识的合伙人,开始首度面对能否共患难的考验。
李玉麟最后选择了信任,因为没有风险基金,永和大王不可能有当时的规模。
虽然两年后加怡退出,林猷澳的梦想却照样吸引霸菱。霸菱以更大的手笔拿出1100万美元投资永和大王。快速扩店,让永和大王连续亏损4年,但是果真如林猷澳预期,一旦冲破50家开店数,“2002年我们终于开始获利,”他说。
而到了2003年,开店数达到80多家,营业收入突破3亿元。
掌握连锁店经营窍门
快餐业是一项传统产业,但永和大王的成功引来了风险投资者的青睐。1997年底,永和大王的连锁店发展到了9家。一天,林猷澳回到办公室。秘书告诉他,有位香港的蔡先生找他,留言板上记着:“我是长江集团下属的香港加怡风险基金投资公司的董事,对永和大王有投资意向。”
双方洽谈的结果是,永和大王接受对方入股,出售1/3的股权。从此,永和大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真正成为了一家公众性公司,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已步入国际化的轨道。
有了钱,开店的步伐大大加快,1998年底达到18家。但是,遗憾的是基金的介入并未带来盈利的增加,永和单店的日均收入由12000元降至8000元,而且首度陷入亏损。此时,加怡按合约到期,要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