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及BPM与近几年甚嚣尘上的ERP、CRM、SCM等业务流程软件之间的关系时,海波龙中国董事总经理曹建静表示,BPM与ERP等业务流程软件的构建过程和管理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同时也有相互补充和作用的有机联系。首先,BPM虽被定义为连接多系统的完整套件,但它一般从一个领域实施,通常作为企业运营起点的预算规划最容易成为BPM实施的基础和逻辑出发点。也就是说,BPM的实施从最开始就可以设定清晰的目标,从而循序渐进地检测整个组织是否达到这些目标。而其他的流程型软件往往是整体咨询在前,随后进行流程重组,再进行整个新业务流程的僵化和优化,企业运营目标反倒需要在后面的步骤设定。其次,BPM在一开始的侧重点是针对企业的总部和高层主管的,当然在已经成功实施BPM的企业案例中,可以看到组织内的每个人、每个部门甚至是跨部门的协同商务都采用BPM来衡量营运目标的实现。可以说,重点优先,广泛采用是成功实施BPM的要点。
BPM缘何受到青睐
是什么原因让企业对BPM青睐有加?“归根结底,是企业内部对战略实施要求落地的真实需求,使BPM得以成为管理软件领域里最热门的领域”,海波龙公司总裁Godfreysullivan这样认为。
著名的市场研究与咨询机构META集团的调查报告印证了Godfreysullivan的观点。调查报告认为,尽管《萨班斯—奥克斯利企业责任法》是很多企业实施BPM的一个影响因素(占19%的企业选择了这个理由),但绝对不是企业实施BPM的重要原因。这一报告分析列举的企业实施BPM的五大驱动力,包括:
1、便于更好的指定决策(76%)
2、提高计划和报告的效率(66%)
3、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58%)
4、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强化责任管理(44%)
5、提高运营成本或收入的可预见性(34%)
BPM是如何让战略从纸上落地的呢?曹建静谈到了其中的秘诀。企业绩效管理通过将战略转化为可执行的语言,并将战略分解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落实相应的行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监控,并协助企业恰当地优化战略。在具体实现上有六个环节,分别为设定目标、建模预测、计划预算、监控、分析评估、报告。六个环节环环相扣,通过应用平衡积分卡、战略地图、关键绩效指标、管理驾驶舱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工具,对战略执行的整个过程予以全面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