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信息化:我拿什么拯救你

   2023-12-16 互联网1840


  第一阶段是1993年~1996年,主要是参与建设一些小项目,如加拿大、泰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项目。

  第二阶段是1997年~2003年,主要任务是参与大型的油气项目建设,并掌握相关资源,在海外建立我国的油气生产基地。如苏丹项目、哈萨克斯坦项目、委内瑞拉项目。这一阶段使中石油集团的油气储量大幅增长。

  第三阶段为2004年之后,集团的目标是,在2010年前,海外油气项目取得大规模的发展,到2020年,海外油气产量要和国内的产量持平,占整个中石油集团产量的半壁江山。

  除此之外,作为中国“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在浙江镇海、杭州湾附近、山东黄岛、广东大亚湾建立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同时,作为国内原油期货市场的“探路石”——上海燃料油期货正式挂牌。这样从战略石油储备着手,建立石油期货市场,能够进一步稳定国内原油的供应关系,缓冲国际油价震荡,对石化及相关行业的稳定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

  信息动力提升整体效能

  据统计,国内石化行业87.5%的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与决策由公司总经理负责,77.2%的信息化主管行政级别为公司副总经理,85.1%的企业有信息化规划,61.5%的企业信息化预算属于单列。堪忧的是在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方面,38%处于初级水平(独立应用,存在信息孤岛),46%处于中级水平(信息化覆盖50%以上的主要流程,数据集成度高),只有16%处于高级水平(全部实现最优控制)。

  此外,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依然不够,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平均不超过0.2%;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骨干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信息化系统信息孤岛现象较突出;安全隐患已有所显露;信息化系统采用的产品编码混乱等是影响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整体提升的难点。

  总结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石化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在企业经营效益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企业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石油行业的产业链长、关联行业多、经营单位分布广、企业规模大、管理庞杂且在许多方面与其他行业差异巨大等因素,使其缺乏有效的一体化IT应用解决方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