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医疗信息化平台网络如何构建

   2024-01-18 互联网1480
核心提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建于1844年,一个半世纪以来,医院得到了迅速发展,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建于1844年,一个半世纪以来,医院得到了迅速发展,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仁济医院由东、西二部组成。随着上海市医疗行业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医院本身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医院原来的网络环境和技术管理手段逐渐不能适应和满足新的要求。搭建一个稳定、高效、安全、可管理并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基础平台来承载医院的应用,如HIS、LIS、PACS等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本次网络建设改造分东院和西院两部分,改造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东院。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性能不足;网络可靠性有待提升;网络安全性不足;可管理性不足;可扩展性不足。如何规划和建设一套网络基础平台,使之能克服以上的不足,并且能针对医院东西两院沟通联系的具体情况和医院集团化发展的趋势,成为本次网络升级改造的重点考虑。本着保护投资和有效利用的原则,院方希望把东院改造替换下来的网路设备迁移到西院继续发挥作用。本次组网采用了华为3Com的QuidwayS8505,S6506R、S6506、S3050、S3026系列交换机、Quidview网管、CAMS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组建仁济医院东院核心网。

  网络建设方案及特点

  本着安全、可靠、高性能、易管理为设计原则,仁济医院新建网络划分为内外隔离的两套网。所有与医疗相关的门急诊、医技、病区和出入院等业务都在内网上运行,而办公自动化、Internet访问、对外网站服务将在外网承载。整网采用万兆核心、千兆骨干、百兆到桌面的高速局域网技术,保障医院业务的高速稳定运行。

  为保障医院核心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内网上采用了高可靠的双核心组网方式,对于信息点较少的体检中心、教学中心、药库等大楼,配备了单台S3000系列接入交换机,并通过两套冗余的千兆光纤链路与双核心对接,通过两个核心交换机之间运行VRRP热备协议,不论是单链路损坏还是单核心设备出现故障都不会对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任何影响。对于信息点较多,并对网络安全要求更高的门诊大厅,增加了两台华为3Com高端交换机S6506R作为会聚层,所有接入交换机以双链路方式和两台S6506R对接,通过两台S6506R交换机和线路的冗余备份,最大程度提高门诊大楼的网络运行可靠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