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2006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将在诸多压力与潜在危机的挑战之下渡过“繁荣、创新”的一年。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企业、新的服务将使得从业者以及关注互联网的人们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许多更加细微、过去不曾关注的领域将浮出水面,成为产业热点和舆论焦点。互联网产业的第三梯队将正式走向产业前台,而他们的名字至少目前还鲜为人知。年轻的互联网将以其激情、活力让人们再度感受到这样一种经济、财富的魅力所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也将让人们再度感受到这种新技术、新生产力背后的生命力。
启蒙时代关于互联网的种种命题绝大多数依然正确,只不过我们目前已经不再关注命题本身,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如此生动而又丰富的“变革”的细微过程。
所以,就让我们我们把目光从那些命题上面彻底移开,专注到对过程、嬗变本身的关注上来。因为,这样一个过程,终究会把历史导向那样一些命题,所有人无须为此担心。所以,如今,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的源头,无论从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中国人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算起,还是从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算起,都已经不再重要。历史已经开始了,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见证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体验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创新与变革。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22-20225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