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ERP普及深化到底 老用户唱“主角”

   2023-09-13 互联网2240


  在过去的10年中,有的企业随着自身的发展,其信息化也相应地从ERP1(财务业务一体化)拾级而上到ERP2(建立计划管理体系)、甚至ERP3(完成整体信息化管理系统),顺利地帮助企业实现了管理升级,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如秦皇岛鹏泰面粉公司在1995年就开始使用用友财务软件,规范了企业的基础管理;2000年引入用友ERP-U8系列,实现了财务进销存一体化并开始引入了计划管理;2005年,鹏泰又升级到用友U860,全面进入了基于生产过程和计划管理的精细化管理阶段。

  而有的企业虽然在前期成功信息化建设中就已经尝到了甜头,率先体验到信息化应用所带来的实效,但是随着企业的壮大,却不知道该如何实现与规模发展相匹配的管理升级,进而成为企业再次腾飞的绊脚石。据调查发现,有很多企业在10年前就已经上马了财务系统,但是到今天,对他们来说所谓的信息化却依旧是一套财务系统;还有部分企业也曾经尝试过ERP建设,结果惨遭失败,从此闻ERP丧胆,一蹶不振。

  追究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用户本身对信息化的重视不够、理解不足;另一方面,在过去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供应商对用户的关心不够,没有给予用户足够的引导和帮助,有些供应商甚至跟用户只是一锤子买卖;或者一些“洋ERP”只是照搬国外的经验,缺乏与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结合。

  升级有新保障

  与以上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用友为首的中国ERP龙头厂商却在其多年发展过程中时刻关注中国企业的成长发展,与用户共同成长。

  上世纪80、90年代,财务软件的普及化,使得国内大多数企业实现了财务电算化;进入二十一世纪,ERP概念的引入,企业信息化建设从简单的会计电算化转向全面的管理信息化。2004年年底,基于中国企业对ERP提出的广泛需求,和国内ERP产品的成熟,用友适时提出了“ERP普及”概念。到了2005年,全国性的“ERP普及”浪潮就已经引领着中国的企业进入了ERP普及时代。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