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四伏的中国ERP

   2023-05-12 互联网3480


  由于缺乏大型、有实力的软件企业,中国的ERP产业处于一种变数无穷的状态。

  就在业内风传SAP欲并购速达的同时,也在传说着另一个消息——“微软10亿美元并购用友”。虽然用友人员给予了坚决的否定,但传闻却进一步证实了一直埋藏在大家心目中的担忧——尽管用友业绩一直表现良好,现金充足,但市值相对于微软、SAP而言,如九牛一毛。

  微软近年在中国频频投资,金额对中国的软件企业来讲不算小数。这对于用友来说是诱惑,也是挑战。

  今年两会期间,作为人大代表的用友董事长王文京递交的个人提案中就特别强调,谨防国际寡头企业利用资金优势通过资本控股或收购的方式吞灭中国的这些“龙头企业”。

  这一提案在很多行业已经被多次提到,而今天,似乎王文京在软件领域也感受到了压力。之所以有压力,不仅仅是面对美元,国内ERP软件公司能否顶住诱惑的问题,更是中国ERP行业能否再独立前行的问题。ERP是中国软件产业表现最为突出的领域,是能够在中国市场领先国际巨头的一块阵地,是中国软件最有影响力的独立品牌,也是中国软件最有前景的突破口。

  机会型市场的麻烦

  如果真有10亿美元投入中国ERP市场,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根据赛迪顾问刚刚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用友软件在2005年拿到了近1/4的中国ERP市场份额。暂且不论业内一直争论的用友份额计算中是否有大量财务软件而非真正意义上的ERP这一问题,单从比例来看,用友也还未成为中国市场寡头。

  市场往往会出现新进入者利用非常规手段踢两脚球,弄得整个市场秩序大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用友和金蝶这样在国内规模稍大的企业最为难受。新进入者往往利用其弱点,使用特殊市场手法,令其叫苦不迭。

  2001年开始用友和金蝶重心放在拓展高端ERP市场上,但半路杀出速达,一面狂打低价ERP令用户对国产ERP猜疑颇多,而另一面大力推广中小企业财务软件直取用友、金蝶老巢。几年时间,速达以积极优惠的政策,不断挖掘行业渠道,向用户“倾销”产品。给用友和金蝶造成了很大麻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