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不讲理、不谈ERP、不说结果

   2023-11-15 互联网1860


  不说结果

  “作为CIO,对于信息系统将带来的结果应该是能预见到的,但是谁也不能说,甚至连部门的同事也不行。让子公司在信息化运用中自己找出自己的毛病,自己改正。”不说结果,是郝先儒的第三条原则。

  赛特购物中心在上进销存系统时,系统中有一个合同管理的子模块。合同管理是整个程序设计的起点,它赋予每个商品一个编码。这个编码就是商品的身份证,它将贯穿商品从库存到销售的一整套环节。

  合同管理系统上有成千上万个供应商,对于每个供应商,如何约定供应商与购物中心的利益分配,有着严格的规定。作为供应商来说,一定要跟购物中心签订合同,有租金审批手续,才能谈到销售额的分配。然而,以往却存在这样的“灰色地带”:某个供应商打通与楼层经理的关系,没有与购物中心签订合同就把货物摆进了商场。这样的做法会给购物中心带来很大的损失。

  上了合同管理系统后,“灰色地带”终于曝光了。由于,每一个商品都按照合同严格写编码,即使供应商打通了经理这一关,把货物摆到了购物中心,也无法实现销售。“没有合同,商品就无法进行编码,编不了码,就进不了计算机系统。销售的时候,拿条码阅读器一读,库存里面没有这个产品,商品摆在那里也无法卖出去。”进销存系统上线后,购物中心一下就清理出了两百多家没有合同的供应商。

  在上进销存系统前,购物中心即使知道存在着这样的“暗箱操作”,也无法从根源上杜绝。合同管理系统让购物中心自己找出毛病,并利用系统从根源上制止这种“暗箱操作”。系统的上线暴露了管理的漏洞,而堵住这个漏洞则留给具体的管理者去做。

  其实,在上进销存系统前,郝先儒早就知道合同管理会带来一次“灰色地带”的大扫荡。“知道了我也不会说,否则系统的上线一定会受到很多阻挠。”郝先儒说,不应该让应用者看到阻碍,而是让他们在应用中自己找出自己的毛病,从而解决问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