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或许有这样的感受: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自己好象被一种难熬的闷热所包围,身心疲乏而且事倍功半。人们大多怪罪于气温。岂知,影响我们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并不仅仅是气温,还有那一直未曾引起人们足够认识的湿度。

所谓湿度,就是空气中所含水分的标度。将空气在某一温度中所含的水分和它所能够贮藏的水分相比较,即为表示空气水分含量的相对湿度。夏天炎热难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温度与湿度同时增高。有调查表明,在28℃,相对湿度达90%时,你会有气温达到34℃的感觉。这是因为湿度大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蒸发量小,人体排泄的大量汗液难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无法畅快地散发,因此会感到闷热.
据统计,当相对湿度达30%时,中暑的气温是40℃。达到50%时,中暑的气温是38℃。当相对湿度达80%时,31℃时也会引起中暑。如果冬天遇到低温高湿天气,人们就会感到阴湿寒冷。秋天下雨,气压低,湿度大,可对人的血压、血沉、尿量等产生影响,使有些人出现沮丧、抑郁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