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圈的生活方式还不改吗

   2023-01-12 互联网13980
核心提示:混迹于工具圈10年了,从当年的热血沸腾到现在略显迟暮,已经被圈子磨掉当年的锐气,多了一些行业的世俗。工具行业圈子的体系相对

混迹于工具圈10年了,从当年的热血沸腾到现在略显迟暮,已经被圈子磨掉当年的锐气,多了一些行业的世俗。工具行业圈子的体系相对单调,就那么几个人。看看大家平时的交际都在干什么?行业展会或者每年春节,大家日程都排的满满的,至少有一半是在饭店、KTV和麻将桌之间不停切换,要么就是跟一帮狐朋狗友滚滚红尘去了。对于一群年近不惑的中年人而言,大家基本上都是本着娱乐至死的心态消磨时光。

在交际过程中,你除了收获了虚无缥缈的所谓“兄弟情义”你还获得了什么?你有没有反思过一顿海吹胡侃之后收获了哪些真正对生意有指导意见的建议,一次交际下来你又收获了几个真会“掏心掏肺“对你好的兄弟?

我相信很少,除了满足自己身体或心理上的虚荣心外,呈现出意义的收获微乎其微。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成功跟其“8小时常规工作”之外的时间在干什么有很大关系,真正的成功的人都被贴上了“工作狂人”的标签。超人“李嘉诚”每天睡觉之前都会看一两个小时的书,每天早上准备5点58分起床,这些习惯雷打不动。偶尔做到不算什么,能一直坚持下来那是多可怕的一种毅力。

抛开这些常规习惯问题,小编想问一个问题?你一年能读几本书。中国人年均阅读量在4.7本,每天5分钟不到。但韩国人读11本,法国人20本,日本人40本,犹太人64本。

放眼我们工具行业,我们绝对属于拉低平均值的一个圈子。一年能读10本书的估计不会超过1%。

你不要说读书,做生意靠的是脑子,那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刚改革开放你只要有胆子做就会赚钱。现在呢,竞争这么充分,对做生意的专业技术要求有了很大提升。你还是用上个世纪的心态考虑这个世纪的问题,那你OUT了。

你或许在说,我在手机上也学习啊,看些文章啊。微信上东西也只是快餐而已,只能给你某一个点的兴奋,并不能解决你知识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没有系统性的学习,没有逻辑性的叠加,你学的那一个知识点不能改变什么?

你或许也会说,在咱这个圈子里知识没那么重要,关系才是最重要的。那只能说你看不清楚形势,“关系”只是你打下基础之后的一点润滑济,他并不能完全扭转一些东西。商业本身就是功利的,你达不到人家的利润预期,关系再好顶个毛用。现在好就好在大家成色不相上下,你还没有感觉到巨大的落差,当出现一批优秀的后起之秀或者迷茫知返的一帮人冲刺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都变了。

脱离无聊的圈子,拒绝无营养的应酬,留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想自己缺什么,该补点什么。不要一说生意难做,我真没办法;没办法就是无能的表现,为什么有些人还是做的虎虎生风。你只到了面上的资源有优势、有影响力、做的早等等,你不了解人家背后的故事,在圈子里凡是在大几千万个把亿的,小编不相信他们就是整天滚滚红尘。

说到底,每个人最终选择的生活方式都是与自己最为匹配的,不是选择造就了现在的你,而是你的个性、你的能力、你的价值观、你的理想,潜移默化地决定了你的选择,反过来,你选择的道路、选择的圈子、选择的环境,又会悄无声息地影响你。这是一个彼此不断调整匹配度的动态过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