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运营方面的积累,资金方面e代驾也获得了优势,在今年10月和神州专车战略合作之前,e代驾已经融资5轮,C轮和D轮分别获得了2500万美元和1亿美元,经纬中国、光速安振、华平投资等机构分别参与其中。
资金所能带来的就是市场推广方面的优势,这让e代驾能够用补贴、资金砸市场。尽管市场后期出现了许多代驾领域的创业公司,但都没能敌过e代驾, 包括58同城。2014年,58同城向e代驾投资2000万美元,并将自己的代驾业务并入e代驾。此时,e代驾俨然成为代驾市场的老大,其宣称占据了 80%的代驾市场份额。
同时,e代驾也打起了汽车后市场的主意。e代驾CTO李伟曾对本报记者透露,他们已经开始提供保养、维修、洗车等服务,将代驾司机的服务时间从 夜间延伸至白天。李伟当时还提到:“代驾的最主要功能被看成为数据采集,包括用户车型、车牌号码等信息,这是我们大数据采集的目的,希望有利于但不光是代 驾这个服务。”
但e代驾万万没想到的是,滴滴在步伐稳当后,切入了这块市场。
代驾市场现金流少,壁垒低,巨头易渗入
2015年7月28日,滴滴代驾出生,与它另外五个“葫芦娃兄弟”,共同瓜分出行市场的大半江山。二十天后,滴滴代驾就宣布已覆盖全国80个城市,注册司机过百万,而e代驾方面此前公布的司机数量只有20万左右。
细细想来,代驾市场乃至e代驾自身并没有非常高的竞争壁垒。
e代驾创始人杨家军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他表示,“当初一直在考虑移动互联网会对哪些行业做出改变。我们觉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的普 及,这需求是刚需。”但汽车本身的应用场景就非常多,代驾、洗车、保养、购买、配件等,每一个应用场景切出来都是一个细分市场,而代驾领域本身对于创业公 司来说难以带来大量现金流。
e代驾是基于地理位置的代驾O2O公司,使用人群主要是白领、金领等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用户群体。代驾的应用场景多数是在应酬、酒后方便及时叫代驾,并且多数代驾者是在晚间喝酒后才产生的需求。这样的使用场景,使得代驾市场有了人群较少、频次较低的市场特点。
另外,代驾领域的客单价并不高。e代驾在北京、上海的价格最高只到99元,而在杭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只有59元。而在客单价不高且频次低的情况下,公司的现金流就比较少,再加上融资资金的缺乏,e代驾显然难以打过资金雄厚的滴滴代驾。

e代驾企业网站公布的北京地区价格
同时,代驾业务和出行业务重合度非常高。
前面提到,e代驾的业务体系有三个:一是司机的招募和培训;二是司机调度系统;三是派单体系。而这三点,滴滴出行都有,对于滴滴这个出行领域的大块头来说,切入代驾业务几乎是手到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