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就是,上述这些数据都不可信,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滴滴快的和Uber在中国都非常受欢迎。
发展时间轴
2014年十二月,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主要竞争对手百度公司宣布投资Uber,具体投资金额不详。
2015年一月,根据中国国家交通部发布的一份申明,禁止私家车使用平台参与租车业务。
2015年二月,中国本土最大的两家驾乘分享服务公司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合并,组成滴滴快的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成为联合投资人。
2015年三月,中国交通部长杨传堂被问到私家车什么时候可以被允许进行商业使用,他回答是“永远不会”。
2015年三月,Uber发现自己的微信账户“神秘地”被封了。
2015年四月,一支美国对冲基金投资滴滴快的,公司估值达到了87.5亿美元。
2015年五月,Uber在广州和成都的办公室分别遭到警方突袭。
2015年五月,微博对滴滴快的投资1.42亿美元。
2015年六月,根据流出的资料显示,Uber在中国每天的驾乘交易量将近100万。
2015年六月,北京禁止滴滴快的私家车专车服务。
2015年七月,Uber首席执行官Kalanick向《财新》杂志透露,Uber在中国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家真正的中国公司。
2015年九月,深圳禁止私家车专车服务。
2015年九月,Uber确认将在中国市场至少投资12亿美元,同时宣布计划明年将业务拓展到中国100座城市。
2015年九月,滴滴快的确认获得30亿美元投资,并宣布投资Lyft和Ola,它们是Uber在美国和印度最大的竞争对手。
2015年十月,Uber投资十亿美元,用于中国市场运营,并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了公司。公司首席执行官Kalanick表示,Uber三成业务都是发生在中国。
2015年十月,滴滴快的的私车服务在上海完全合法,上海也是首个承认私车服务的中国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