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全资收购优酷土豆 阿里数娱疯狂布局 优酷谋变BAT三家落定

   2024-03-11 互联网jim920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猜测,这是阿里在助力优酷土豆实现“变相私有化”,回归国内A股市场。

  阿里数娱疯狂布局

  从2014年4月份入股优酷土豆以来,阿里在数字娱乐版图的脚步便从未停止。

  2014年6月,阿里巴巴耗资约62.44亿港元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国60%股权,并在8月份正式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集团,任命前中影股份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强为阿里影业CEO。阿里影业主要从事电影及电视剧制作、发行、版权销售业务。

  2015年3月,阿里巴巴以24亿元入股光线传媒,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15年4月,阿里巴巴发布公告,将娱乐宝和淘宝电影注入阿里影业。

  2015年8月,阿里创投占股4.47%成为华谊兄弟第四大股东,另外马云持股3.59%。

  2015年6月,阿里影业8.3亿人民币全资收购广东粤科软件。粤科软件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影院出票系统提供商之一。

  2015年9月,阿里巴巴在天猫魔盒上推出付费流媒体视频服务,向用户提供中国和海外电影、电视剧,并立志要成为中国的Netflix。

  阿里巴巴在数字娱乐领域进行疯狂的跑马圈地。如果全面收购优酷土豆顺利完成,这也意味着阿里要构建的这个生态链已经基本构建完毕。

  颇有意味的是,阿里巴巴在企业的新闻稿中写道:优酷的视频与内容平台与阿里电商、云计算、营销、数据、影业、家庭娱乐、音乐、体育等业务的优势互补,将全面革新用户的数字消费体验。

  这正与阿里巴巴在这两年的动作一一对应起来。

  在过去一年里,阿里迅速补齐内容短板:12亿入股恒大足球,5亿入股21世纪传媒,收购文化中国转型为阿里影业,24亿元投资光线影业,15.33亿元投资华谊,与TVB合作,2015年6月又以12亿元投资第一财经,如今全面收购优酷土豆,填上了最后一块板。

  易观分析师庞亿明曾指出,在阿里巴巴踏入影视娱乐产业的大门后,视频“入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入股光线传媒、华谊兄弟,成立阿里影业到打通影视、文学、游戏,如果没有一个自己控股(或占主导话语权)的视频网站作为承载,阿里将缺少一个输出的必要通道。

  如今,对比拥有自家视频平台的腾讯、坐拥爱奇艺的百度,BAT的阿里也将“不缺”了。

  优酷谋变 BAT三家落定

  从2014年开始,内因、外因已经促使优酷发生了三次调整。

  从外因来说,视频网站不赚钱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财报显示,优酷土豆201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5520万美元,再向前追溯三个季度,净亏损分别为8310万美元、5130万美元、2960万美元。

  而内部优酷土豆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网络IP的火爆引发了一系列视频领域的离职潮,在今年,优酷土豆副总裁卢梵溪、《晓说》制作人李黎相继离开,自立门户创立影视公司,并带走原优酷出品团队大量人员。

  也许是迫于此,古永锵开始带领优酷土豆进行大规模调整。

  第一步,吸引外部资金,自2014年阿里巴巴与云峰基金入股优酷土豆以后,小米又宣布千万美元投资优酷土豆。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阿里巴巴入股之前优酷土豆也曾与腾讯接触,商讨资本层面的事情。不过后来,古永锵选择阿里是因为看重阿里平台的电商优势。虽然视频网站早就尝试视频购物,不过一直效果不好。与阿里平台打通之后,优酷很快与阿里妈妈进行“边看边买”的购物尝试便是对电商重视的佐证。

  第二步,大幅调整组织架构。在今年初,优酷土豆宣布成立合一文化BU(业务单元)和创新营销BU,将原来的优酷、土豆两个BU扩展为优酷、土豆、合一影业、云娱乐、合一文化、创新营销六大BU。

  优酷土豆也对业务组织架构也进行调整,宣布成立9大中心,其中包括电影、游戏、动漫、音乐、教育5个产业中心以及电视剧、综艺、娱乐、资讯4个内容中心。

  一位业内观察人士表示,优酷土豆的这些做法都表明古永锵在“简政放权”,将业务去中心化。六个业务单元是平行关系,这在汇报机制上更加灵活。

  古永锵的计划是,将战略资源、决策机制充分授权一线团队,提升决策与执行速度;同时通过不同独立业务方向的组织设计,将每个业务单元打造成为类似“内部创业模式”的独立授权、自主发展的经营实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gaofa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