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居民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更高,并具备相应的支付能力。面对工业化时代严峻的环境形势,人们对生态有机食品的追求更为迫切。贫困山区工业化进程滞后,客观上避免了环境污染,形成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后发优势。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偏低,采用扩大规模和提高品质相结合的方式发展高效农业,既符合基本国情,也更能适应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因势利导,不仅贫困山区要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其他地区也要利用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先发优势,着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工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志于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创业者,必须自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走向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通过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为增强对优质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要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改善农业投资环境。要开展农业项目招商,引导城镇人才和资本投入回报丰厚的现代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