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建立全方位沟通体系。大客户管理部门中的大客户营销人员、客户经理及其主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主动上门征求意见,客户经理能随时与大客户碰面,发现大客户的潜在需求并及时解决。要加强与大客户间的感情交流,根据企业实际,也要定期组织企业高层领导与大客户高层之间的座谈会,努力与大客户建立相互信任的朋友关系及互利双赢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样有利于化解渠道冲突。
六、不断分析研究大客户。管理大客户要坚持“动态分析,动态管理”的原则,把握大客户动态的同时,也不断创新大客户管理。大客户分析包括大客户发展分析、大客户服务分析、大客户流失分析、大客户费用分析、大客户价值分析、大客户经理分析等方面,这是进行大客户管理决策的基础,也可以“防患于未然”。
七、提升整合服务能力。提升整合服务能力应以客户为导向,包括以下内容:量身打造服务模式(如顾问服务、驻扎服务);建立服务沟通平台(如网络、电话等);开通大客户“绿色通道”(为大客户提供便利措施);强化基本服务(基本服务项目保障);提供增值服务(不断为客户创造产品之外的新价值);建设企业服务文化(企业内部文化传播和对客户传播);提供完善的服务解决方案等等。
大客户“跳槽”应对
在很多情况下,尽管企业围绕大客户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是要遭遇大客户“跳槽”的危局。然而,无论是商业大客户还是个人大客户,“跳槽”都会对企业构成危害。根据危害程度不同,可以把危害划分为表象危害和深度危害,表象危害是表面的,而深度危害是内在的,甚至长远的、全局的。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不妨把商业类大客进一步户细分为三大类:垄断型大客户、选择型大客户和密集型大客户,不同类型大客户的具体特征、表象危害等内容请见下表: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应该认识大客户“跳槽”的深度危害,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大客户“跳槽”对企业可能构成的“深度危害”主要有以下两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