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都可以是不断成长的公司,全看企业经营者如何去界定自己的空间和经营结构。总结每一个行业中顶尖级的大公司的经验,有三个具体的策略方向可以供参考借鉴:
把企业的市场规模用放大镜放大
重新扩大企业经营的定位,突破原来的市场限定的区域,去发挖新的消费群与消费者新的需求,使企业的潜在市场空间比现在规模扩大至少10倍以上。
硬件起家的IBM在发展中遭受到了激烈的竞争,选择了逐渐由硬件转向服务和软件的策略,到2001年第一季度,IBM的硬件、服务和软件3块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40%、40%和13.8%;一向被认为是全球性家电生产商的东芝已经完成了向IT业的转变,其2000年的营业总额中,IT相关领域已占到70%。韩国三星原先的身份是一家半导体厂商,而现在的业务范围从移动电话到数字电视、MP3、DVD播放机。
索尼公司原先也是一家传统企业,在“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市场实践中感知到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战略调整。特别是近两年,索尼加大改革力度,并在组织上构筑出网络时代新集团公司。以此为指导,索尼一是将原来的10个分公司整合为4个,即家庭网络产品、个人信息技术网络产品、计算机娱乐有限公司、关键技术及网络产品分公司。以网络为主线串结全部产品,如视听产品、游戏机、电脑等,使之与网络结合。
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是把企业的位子重新放在一个新的市场“大池子”里,开扩了企业的新发展愿景。
把市场切割成不同风味的小块蛋糕
恒生银行在1995年大胆推出客户分层策略,针对高资产客户推出优越理财,针对中资产的女性客户推出悠闲理财,男性客户推出翱翔理财,针对普及客户推出纵横理财,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不同的市场区隔也扩大了市场分额,2002年在恒生银行的业务中,个人理财占整体盈利的49%,2002年6月被《金融亚洲》评为最佳本地银行和扩展理财业务最有成效的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