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蛙养殖成败最关键点_商品蛙饲养场地的建设_商品牛蛙的饵料和饲养管理

   2024-01-18 互联网1530
核心提示:蛙的人工饵料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仅靠天然饵料已不能满足需要,一定要投喂人工饵料。目前养蛙所采用的人工饵料主要有利用灯光引诱的昆虫;人工培养蚯蚓、蝇蛆等鲜活饵料和人工生产的配合

  商品蛙的饲养是指将变态幼蛙养成商品蛙的过程,是整个牛蛙养殖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决定生产成败最关键的一道生产程序。目前商品蛙养殖可分为精养和粗放养殖两种方式。粗放养殖,就是周围用防逃设施围建一个比较宽广的场所,牛蛙的幼蛙就放在这种天然环境中任其吃食天然饵料并自然生长,待达到商品规格后捕捞出售;而精养则是要开挖较小的人工池塘,采用人工投饵,进行高密度的全人工养殖,这种养殖方式的产量和成活率都很高,是现在比较普遍采用的养殖方式,下面着重介绍这种养殖方式。

牛蛙养殖基地

(一)饲养场地的建设

(1)养蛙池商品蛙的养殖池,一般都开挖土池,为节省农田和成本,可以利用塘堰、藕塘和小型积水池稍加整理改造而成。位置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面积100平方米~300平方米,池深0.8米~1米,能蓄水30厘米~40厘米,土池四周要用网围,防止蛙逃逸:高产集约化养殖也可建造专门的水泥池,面积 15平方米~30平方米。池深1米,蓄水随蛙体大小而定,用混凝土浇制而成,池底和墙面用水泥抹平,池底的坡度要大,以保证养蛙时一端水深,是蛙主要栖息的地方,一端水较浅,常露出池底,以便于蛙到这里来吃食和休息;池底还应向排水口倾斜,以保证能排干池水。为了防止蛙的逃逸,四周池墙顶部要浇制或砌成向内10厘米的檐。水泥池的产量高。目前国内每平方米可产蛙15千克,适于集约化高产养蛙使用。

牛蛙养殖方式

(2)养蛙池的小环境为了保证牛蛀能良好地生长发育,应给牛蛙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在蛙池内种植一些莲藕、慈菇、菖蒲等水生植物,这样适宜于牛蛙栖息;蛙池内的陆地和斜坡上要种植花卉、青草和灌木树,以利于牛蛙平时来这里栖息和招引昆虫供作蛙的饵料;为了防止夏季高温对牛蛙的影响,应在春季在蛙池南岸搭半池的遮阴棚,种植一些南瓜、丝瓜、葡萄等爬藤植物,爬上遮阴棚,让牛蛙在高温季节到这里来歇夏休息。通过这样的安排,使整个养蛙池的生态环境更适合牛蛙的生活和生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