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放养泥鳅要点/泥鳅日常管理要点/泥鳅养殖关键措施

   2023-06-15 互联网3280
核心提示:4月份当水温升高到15℃以上即可开始放养,每亩放养规格70-80尾/公斤的苗种1000-1500公斤,或100-120尾/公斤的苗种800-1000公斤。鳅种

一、养殖条件

养殖场地应尽可能达到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土壤,阳光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养殖池塘为长条形,面积2-3亩,池深0.7-1米,水深0.5-0.6米,池壁泥土应夯实。沿塘内四周用网片围住,网片下端埋至硬土中,上端高出水面20厘米,可有效防止泥鳅逃跑和敌害生物进入。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出水口设置在池塘底部,平时封住。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

泥鳅养殖


二、放养模式

1、放养前准备:放鳅前10天清整鳅池,堵塞漏洞,疏通进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亩池塘水深10厘米用生石灰70-80公斤,化成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清塘3天后,加水30厘米,每亩施干鸡粪50公斤,均匀撒在池内,或用100公斤猪、牛、羊粪肥集中堆放在鱼溜内,让其发酵腐化,以后视水质肥瘦适当施肥。水的透明度以20厘米,看不见池底泥土为宜。

2、苗种放养:4月份当水温升高到15℃以上即可开始放养,每亩放养规格70-80尾/公斤的苗种1000-1500公斤,或100-120尾/公斤的苗种800-1000公斤。鳅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消毒,浸洗时间为5-10分钟。同一池中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均匀整齐,具体放养量要根据池塘和水质条件、饲养管理水平、计划出池规格等因素灵活掌握。

泥鳅池塘养殖


三、日常管理

1、饲料投喂: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5-27℃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2℃时,应少投甚至停喂饵料。当水温在20℃以下时,以摄植物性饵料为主,占60-70%;水温在21-23℃时,动植物饵料各占50%;当水温超过24℃时,植物性饵料应减少到30-40%。供泥鳅摄食的动物性饵料有动物内脏、蚯蚓、小杂鱼等。植物性饵料有豆粕、菜粕、麦麸、谷物等。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10%。投饵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次日凌晨不见剩食或略见剩食为度。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一般养殖4个月左右即可收获,若市场行情好可提前收获,而后放养下一茬泥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