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繁殖性能低怎么办?能提高獭兔繁殖率的有效措施

   2023-06-15 互联网3280
核心提示:国外研究指出,高营养水平往往影响种母兔卵泡发育和排卵率降低,据在交配后第9天观察受精卵着床情况,其营养水平高的胚胎死亡率为44%,而营养水平低的则为18%;前者产活仔仅3.8只,后者

一、严格选择品种。选择优良的公母兔留作种用时,既要注重其生产性能(主要指产肉性能,如日增重、饲料消耗、出肉率等)的高低,也要注意其繁殖性能的高低。对于种兔来说,如果繁殖性能不高,过去的生产性能(指生长期增重和饲料消耗)再高,利用价值也不大。所以,在选种时必须把繁殖性能作为重要指标。要从高产的种兔后代选留种兔;所选的种兔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公兔睾丸大而匀称,精子活率高、密度大,性欲旺盛,肥瘦适度。母兔体长腹大,乳头数8枚以上;及时淘汰单睾、隐睾、卵巢或子宫发育不全及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公母兔。

獭兔养殖

二、公母比例合适。公兔的使用强度对于母兔的受胎率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在本交情况下,公兔和母兔的比例为1:8~12,另外留出公兔总数的10%备用。公兔配种次数一般每天1~2次,连续2~3天休息1天。如果过度使用,会使公兔的体力和睾丸功能衰竭而造成早衰,配种受胎率反而降低。但是,公兔长期不用也是不利的。这样会使睾丸功能受到抑制,使附睾里贮存的精子老化,生命力降低,甚至死亡,不仅受胎率降低,死胎数和弱胎数也会增多,胎产仔数减少。

三、保持种兔体况。种兔的体况对于受胎率和产仔数有较大影响。过于肥胖,使卵巢周围脂肪沉积,影响其功能,会造成发情不正常或受胎率及产仔数低。而过于瘦弱,营养不良,也会使母兔的性功能受到抑制。因此,保持种用体况,使之不肥不瘦,即保持八成膘,可提高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实践证明,在有条件的兔场,增加青饲料的投喂,可防止母兔过肥,保持良好的种用状况,提高繁殖力。

獭兔繁殖率

四、加强饲养管理。国外研究指出,高营养水平往往影响种母兔卵泡发育和排卵率降低,据在交配后第9天观察受精卵着床情况,其营养水平高的胚胎死亡率为44%,而营养水平低的则为18%;前者产活仔仅3.8只,后者为6只,说明保持种兔的种用体况,不过肥也不过瘦即膘情中等,使其具有旺盛的性机能,这是提高繁殖率的重要措施。为此必须注意配种前后的饲养管理,科学配制饲料,保证饲料质量,以满足种兔和仔兔的营养需要。防止因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而影响种兔的繁殖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