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中后期管理_对虾肝脏发病表现及原因_对虾肝脏疾病的关键防治技术

   2023-08-21 互联网2610
核心提示:虾在30天以后比较容易发生肝脏疾病,主要是由于养殖中后期水环境变差,水中有毒物质增多,饲料中添加的一些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这时一些细菌趁虚

进入六月份以来,随着对虾的养殖进入中后期,池塘中各种有害物质、有机物也越来越多,虾体肝脏承受着较大的解毒任务,将各种有毒物质进行分解和代谢,再加上一些有害菌的侵袭,虾的肝脏难免会发生一些问题,如脂肪肝、肝肿大、肝脏变白、肝脏红肿、肝脏萎缩、肝脏糜烂等症状,如果不尽早进行预防和治疗,一旦并发其它疾病,往往损失惨重。

对虾养殖知识

通过几年的临床研究,我们已经能够很好的控制住对虾的肝脏疾病,现将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1、虾肝脏的基本知识

虾的肝脏位于胃的上面,分为左右两叶而附着于胃的上面,正常情况下颜色为黄褐色,饱满有弹性。

2、肝脏异常的表现

对虾养殖常见病防治

呈现白浊色,上有分枝状黑色素分布,或呈浅红色、红色、黑色,肿大或萎缩糜烂,组织较柔软,缺乏弹性。在显微镜下检查肝脏细胞,可见细胞排列不均匀,大小不一,大部分细胞脂肪样变性。

3、肝脏发病的原因

虾在30天以后比较容易发生肝脏疾病,主要是由于养殖中后期水环境变差,水中有毒物质增多,饲料中添加的一些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这时一些细菌趁虚而入,导致肝脏发生病变。发病初期,虾摄食和活动都比较正常,但生长很慢,长时间不脱壳,一旦并发其它疾病,往往损失惨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