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温暖的阳光加快了冻死虾腐烂的速度,大部分虾农开始放弃抢救性贱卖前的捡拾和打捞,而继续忙碌的虾贩也发现冻死虾的质量明显下降,拒绝一些虾农送来的罗氏虾,体型较小的南美白对虾就彻底不收了。
多半虾农放弃抢救性捡捞

昨日下午,西区广丰社区临时收虾点,记者见到了虾农程觐萍,她算是最后一个把虾贱卖给虾贩的虾农。为了卖掉几十蛇皮袋的冻死虾,她说两双鞋都陷进了虾塘的黑泥中,自己赤脚跑来收虾点,跑慢了怕卖不掉,卖不掉就可能要倒掉,她都不知道往哪里倒。
虾农阿辉说,贱卖完这些虾,就是自家塘子里的虾没腐烂,他也不会再捡拾和打捞了。问及原因,阿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雇一个人捡虾一天,最少的工钱在150元,而一个人一天只能捡拾100公斤虾,一公斤卖2元,一天最多赚50元,还要管饭并送到虾塘。

阿辉当天卖了800多公斤虾,因为没有赶早卖,每公斤3元的价格给错过了,只卖到了每公斤2元,他很后悔。对于如此低的价格,有虾农表示理解,有虾农表示无奈。理解者说如果没有虾贩子及时前来收购,冻死虾恐怕一文不值,只能眼看着腐烂了;无奈者说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虾贩子手上,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
灾害凸现保险理赔盲区
西区龙平村的陈先生说,他们村里面有几百亩虾场,损失相当严重。他说自己有两个塘,按往年的情况,每亩虾场至少可挣1000多元,现在虾都冻死了,每亩差不多要赔一万块。说起虾场保险的事,陈先生感到非常懊悔,自己没有买保险的意识,如果当初购买保险的话现在损失也不会太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