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笋壳鱼养殖技术 泰国笋壳鱼集约化养殖技术要点

   2024-02-18 互联网1350


泰国笋壳鱼

(5)打印病、赤皮病

预防:进行综合预防,保持养殖水体的水质清新。措施同上面水质处理。每个月用0.5mg/L的硫酸铜、0.5mg/L的二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的混合液兑水全塘均匀泼洒一次。

治疗:首先用显微镜进行镜检看是否有虫,如果有虫,应采用相应的药物杀虫。24小时后,用清新水体对流5个小时,于次日用0.5mg/L的硫酸铜、0.5mg/L的三氯异氰尿酸的混合液兑水全塘均匀泼洒,同时用土霉素拌药饵投喂4—5天。

(6)腮炎病、腮霉病

预防:进行综合预防,保持养殖水体的水质清新。措施同水质处理。每个月用0.5mg/L的硫酸铜、0.5mg/L的二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的混合液兑水全塘均匀泼洒一次。

治疗:首先用显微镜镜检是否有虫,如果有虫,应采用相应的药物杀虫。24小时过后,用清新水体对流5个小时。第二天,用水霉净兑水全塘均匀泼洒。第三天,用苯扎溴铵对水全塘均匀泼洒。同时用诺氟沙星拌药饵投喂4-5天。

(7)藻害

凡是养殖的池塘都免不了通常所说的蓝、绿藻的发生。蓝、绿藻的大量发生,对泰国笋壳鱼的养殖来说危害相当大。因此,日常管理中应保持养殖水体清新,如果在全塘水面发现大量而绿得有点发亮的绿藻泛起时(高峰期),在中午用0.5mg/L的硫酸铜、0.5mg/L的二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的混合液兑水全塘均匀泼洒一次。如果太严重(集结成堆),则选择在微风把它吹到塘的一角时,用0.5ppm的硫酸铜加高浓度的三氯异氰尿酸混合液(分别溶解后再混合)进行局部高浓度泼洒,连续泼洒两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