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对水质的要求 养殖河蟹水质调控技术

   2023-06-15 互联网3230

河蟹养殖水质要求

4、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一般在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在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中受到阻碍,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体中产生。亚硝酸盐的存在使河蟹血液中的亚铁蛋白被其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长期处于高亚硝酸盐的环境,影响其摄食和生长,一般需要控制于0.1mg/L 以下,过高的水体必须及时使用硝化细菌类的降解物质。

5、硫化氢硫化氢对螃蟹的毒性比对常规的鱼类更大。硫化氢一般产生于池塘底部,而底部正是螃蟹的栖息场所,因此螃蟹养殖必须严格控制硫化氢的含量,要求其含量在0.02mg/L以下。

二、肥水

河蟹放养要求肥水下塘,在养殖过程中要求保持一定的肥度,决不能瘦水养蟹,这对提高其产量及上市规格是很重要的,肥水养蟹优点如下:(1)肥水可以增加底栖动物的数量,通过肥水也可以增加天然蟹塘的天然饵料,使河蟹到处能吃到食、吃饱食、吃好食。(2)肥水可以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水体光合作用的能力,为水体提供足够的溶解氧,促进河蟹脱壳生长,尤其是提高河蟹脱壳后的增长倍数。(3)肥水可以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有效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及危害。

1、肥水条件

(1)水质清淡、透明度过高时要适当进行肥水。复合肥、基肥要足;无机肥要适量,努力推广磷酸二氢钙的使用。(2)大雨过后,水质发白浑浊时,有可能是因为有虫影响,建议先杀虫,再进行肥水、调水。(3)水草活力不强、发黄枯萎时建议使用一些壮根护草的肥料,使得枯萎的草重新恢复生机,为螃蟹提供更好的生活场所。(4)追肥应根据水质情况灵活而定、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2、难以肥水原因分析多次施肥而水难以肥起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第一,所施基肥量不够,藻类生长所需要的氮、磷等元素不够。氮、磷元素中以磷的有效含量尤其重要,而氮在水体含量比较多,水体中的磷却容易被其他物质吸附沉淀而失效,从而造成氮磷含量的比例失调,使水中的有效氮不能完全被利用。低温时,水体中的硅藻含量特别高,因此在低温季节,水温低于15℃要考虑加强施用有效硅。其他一些浮游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盐类在水中一般不是很缺乏,可以不考虑。建议使用有机肥作基肥。

其次生化因子超标。pH值偏高(大于9)时一般很难肥水。可以先进行改底,然后再使用一些酸性生物制剂来调水,稳定pH值;水体中浮游动物种类多(轮虫、枝角类、栳足类等),可以先杀虫后使用生物肥水制剂肥水;池塘的余氯多,可以先使用生石灰中和后在使用生物肥水制剂;重金属的残留多时也难以肥水,可以先解毒,再用生物肥水制剂和肥料肥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