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养殖技术要点_青蟹育肥关键技术_青蟹育肥日常管理技术

   2023-07-11 互联网2930

3、水中溶氧变化。

经过多年观察,当水中溶氧大于2mg/l时,青蟹生活正常,生长良好;当溶氧量下降到1mg/l时,青蟹反应迟钝,不摄食,出现"浮头"甚至死亡现象。当池塘发生缺氧同时,池底的有机物会产生厌氧分解,使非离子氨(NH3-N)积累过多,对青蟹产生毒害。青蟹蜕壳时对溶氧的要求比平常稍高,故要经常换水,一般3-4天换水一次,以保持水质清净、溶氧充足。

青蟹养殖要点

4、水质因子的变化。

pH值是一个反应水质状态的综合指标,一般来说,青蟹池的pH值应保持在8.0-8.5之间较为适宜。另外池水的透明度也是影响育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我们的试验,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20-25cm较为适宜。在此范围内青蟹能正常活动,相互残杀的机会相对较少。当透明度下降到15cm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易引发水质突变,造成青蟹死亡。

5、巡塘。

养殖期间必须经常巡塘,观察池塘的水色、水位、青蟹的活动情况等。由于青蟹有逃避恶劣环境的习性,当水质情况发生变化或水中缺氧时,青蟹会爬出水面越堤逃跑,因此防逃工作非常重要。当发现此类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如开动增氧机、换水、全池泼洒益水宝0.40ppm以改良水质等。

6、防病。

青蟹育肥期间天气、温度的变化一般很大,因此水质变化也较大,青蟹很容易发生疾病。养殖者必须定期地对疾病进行预防。采用生物酶活性添加剂及免疫多糖等添加入饲料中,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采用强克101、强克202及二溴海因等消毒剂来改善水质条件,保持水体的良好环境。遇到疾病后应采取正确诊断,积极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详细的疾病治疗方案见《中国水产》2002年第九期)

7、收获。

青蟹种苗自放养后,如管理得法,20天便可收获上市,能收获的蟹必须是"膏满肉饱"的。对于雌蟹来说,其成熟的卵巢已充满头胸甲之锯齿,此时膏占80-90%,其捕捞方法与一般蟹类相似,捆绑运输途中应经常淋水,以保持其鳃部湿润,保证活蟹上市。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