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治】
1.定期防疫,每年3月或9月用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在每只羊口腔粘膜内注射0.2ml。
2.少用粗硬饲料,严防创伤感染,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圈舍和用具用2%火碱或10%石灰乳或20%热草木灰水消毒。
3.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2%龙胆紫、碘甘油、5%土霉素软膏或青霉素呋喃西林软膏等,1-2次/天,对重症者还应对症治疗。
羔羊痢疾
【特征】
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初生羔羊,是由产气荚膜杆菌造成的急性毒血症。另外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及链球菌也可致病,表现为持续性下痢,俗称“拉稀”、“白痢”、“下血”,常可使羔羊大批死亡。当气候突变、饥饱不匀、脐带创伤时易感染此病。
【防治】
1.加强防疫,在怀孕母羊临产前20-30天和10-20天两次注射羔羊痢疾甲醛菌苗2-3ml,注射部位分别为双侧后腿内侧皮下,这样可使初生羔羊获得被动免疫。
2病羔灌服0.3克土霉素和0.3克胃蛋白酶,2次/日。
3.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次硝酸铋、小苏打各0.2克,一次灌服,3次/日。
4.氯霉素每公斤体重0.02-0.03克,每天肌注2次或3倍量灌服。
5.脱水羔羊,每天补液1-2次,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20-100ml。
羊肠毒血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