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胚胎死亡
胚胎死亡是影响家畜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家畜的胚胎死亡率大约为25%~40%。猪是多胎家畜,胚胎死亡较常见且胚胎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都有可能死亡,特别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的最关键时期。当母猪处于不良环境、营养缺乏、受疾病侵害等时候,胚胎死亡更为严重。母猪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是合子附植初期9~16天,胚胎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死亡率在40%~50%左右;第二高峰是配种后第3周,死亡率大约为30%~40%。但在一般情况下,少部分胚胎死亡,不会影响妊娠的正常进行。

1 遗传因素 近亲繁殖是导致家畜胚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种公母畜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小,胚胎死亡就越大。因为近亲繁殖可导致受精亲合力低,胚胎生命力弱。遗传学研究证明,染色体畸形如三倍体与胚胎死亡有关。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如易位(公猪38,XYt)、缺失也可引起早期胚胎死亡。由不良基因所组成的基因型的个体即具有遗传缺陷的胚胎在妊娠早期同样发生胚胎死亡。
2 营养因素 一般情况下,长期低营养水平或某些营养成分缺乏不仅会降低排卵数和受精率,而且会导致胚胎死亡。

母猪配种后l~3天胚胎死亡最为严重。配种后7天内如适当限制饲喂(采食量控制在自由采食量的50%~60%)可以减少胚胎死亡。但限饲会使妊娠母猪因饥饿而产生恶痛,而且还使消化道内容物在肠道内存留的时间延长,产生的有害气体(如H2S)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胚胎死亡(吕建伟,2000)。妊娠早期严重营养不足,胚胎存活率也会降低(Speer,1990),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胚胎因得不到营养而死亡。
妊娠早期的高营养水平饲喂可使胚胎存活率下降5%(Hughs,1989)。Toplis证实,对于初产母猪在妊娠早期增加来食量可降低胚胎存活率。因为配种后3周内,受精卵形成胚胎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营养,给母猪以低水平的口粮(DE<3.OMJ/kg,CP<13%),喂量约2.0g/d(Boyb妊娠头21饲喂水平应为维持需要的1.5倍以下),即能维持正常的繁殖需要。相反摄入过高营养水平的日,配种后最初24~48小时机体代谢旺盛,促使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影响孕激素的分泌,进而降低循环血液中黄体酮水平和极为重要的子宫特异性蛋白质的分泌,从而造成胚胎死亡(Jindal等,1996)。母猪的养分需要量随妊娠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与胚胎的发育相一致(等,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