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一些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过程中,多数养殖户反映野猪繁殖率太低,有的1窝仅能产3头~4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野猪的经济效益。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从影响野猪繁殖过程的3个方面,即公母野猪的选择、饲养及繁殖环节,说明如何提高野猪的繁殖性能。选好公母野猪是提高繁殖率的前提

种用公野猪的选择种用公野猪外貌要求毛色呈灰黑色或褐红色,毛粗稀,耳尖小,嘴尖长,头部和腹部小,脚细高,背直不凹,牙齿尖锐。同时要求性征表现明显,前躯深广,性机能旺盛,睾丸发育匀称;18月龄以上耐粗饲,采食速度快,食量较大,不挑食,这样的公野猪有较强的配种性能。另外,也可从刚配完种的母野猪的阴部采集精液进行精子质量检查,其密度虽然不到家猪的一半(每微升在10万个以内),但要求精子活力必须在0.6以上。
母野猪的选择养殖野猪,提高繁殖率不能以牺牲肉品质(浓郁的野味)和降低纯度为代价。用本地母猪做母种,虽然产子数可以提高,但应注意其后代纯度至少不低于25%,否则,其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会下降。要求母野猪在出生后5月龄~6月龄、体重达40千克~60千克才可配种。在考虑纯度的同时,要求母野猪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和种用体况,面容清秀,结构良好,吃食快,精神好,母性强,有效乳头不少于4对,乳房、乳头和阴部发育良好。经产母野猪要求无流产、死胎记录。养好公母野猪是提高繁殖率的基础

养好种用公野猪1.防止公野猪过肥。公野猪原是野生兽类,以树叶、野草为主食,人工饲养的饲料中60%~70%应为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而有些养殖户用全价饲料来喂公野猪,前期生长没有限制饲量,营养水平过高,致使公野猪过肥,造成公野猪爬跨困难或不能正常配种。因此,对公野猪要进行适当的限制饲养,以青绿饲料为主,加强运动。2.供应均衡营养。公野猪需要较多的粗蛋白和维生素,如果日粮中其含量不足或失衡,会影响公野猪的体质和精液品质,造成精液少而稀,精子发育不全、活力差,受胎率下降,甚至丧失配种能力。因此,鱼粉、豆粕、虾、蚕蛹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饲料应常年充足供应,交配期可补充1枚~2枚鸡蛋或 1杯牛奶,多喂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青绿饲料;平时要注意补充骨粉、矿物质或贝壳粉等,这对提高公野猪精液的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3.加强运动,增强体质。有些养殖户过度使用公野猪或没有强制公野猪运动,致使公野猪体质下降,造成厌配或拒配。对这样的公野猪应该加强运动,每天让其进行1小时~2小时的运动,距离可为1.5公里~3公里,这是增强公猪体质、保证其旺盛性欲、提高精子活力必不可少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