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师傅告诉记者,一亩地大概能育8000多条菌棒,加上搭建简易棚,一亩成本需要3万元。尽管各种食用菌一年能收获的次数不同,少的只有两三次,多的有四五次,但一年下来平均每亩纯利润都有五六万元。
“周边已经有十几名村民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了。目前我们也计划让他们在基地工作,教他们熟识种植技术后再让他们回去种植,基地负责技术指导和回收食用菌。”李师傅笑着说,老板的投资宗旨就是把发展高科技农业带到龙颈镇,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丰富“菜篮子”工程作出贡献。
据了解,清新县兴农珍稀菇果产业生产基地是清新县龙颈镇政府招商引资及国家扶贫开发的生态农业重点项目,由清新兴农珍稀菇果专业合作社投资。基地预计总投资600万元,第一期开发食用菌、红果两个大新兴产业,总投资300万元,并逐步扩大项目规模,以示范基地为基础,通过技术示范、培训,辐射推广栽培食用菌1000万袋,种植蔬菜500亩,种植红果1000亩。
项目投资者梅小平是高级农艺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科技星火带头人、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为民好书记、浙江省第十二届党代表、浙江省云和县人大常委会常委。
目前基地共种植了冬菇、猴头菇、金富菇、鸡腿菇、木耳等十多种食用菌,主要销往清远和广州,一年利润大概有四五十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