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院里用上了沼气,泥土村道也修成了石路、栽上了绿树。有人说,用自家的钱搞节能环保,为了啥?他们说,为了扮美家园,为了造福乡亲,为了子孙后代!
买来废铁制造出有机肥机器,变废为宝把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女儿大学毕业不进城回乡帮老爸研究开发市场……

在德惠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周家村,提起隽洪兴一家,远近乡邻没有不知道的。这些年,这一家人走生态养殖的经历成为了一个传奇故事,被大家广为传颂。17日,带着一份好奇,记者走近这个刚刚被我市评为“环保家庭”标兵的一家人。
创业之初 他成为百万“负翁”
“可别看我现在风光,苦日子、难过的日子过得可不比别人少。”遇见隽洪兴时,这个48岁的农村汉子先向记者忆起往事。
隽洪兴只有初中文化。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开过家具厂、种过地、养过鸡,还建了有机肥厂。这一辈子最令他难忘的就是创业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养鸡不成却让他赔个精光,光欠银行贷款就达100多万元。“创业之初,我不但赔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成了百万‘负翁’。”隽洪兴打趣地说。

总结经验 “负翁”变富翁
“人能不能成功,关键看会不会动脑,能不能虚心总结经验教训。”隽洪兴说,成为百万“负翁”后,他没有再盲目投资,而是静下心来总结养鸡亏本的经验教训,最终认为搞养殖重要的是坡度生态之路,失败是自己的经营管理没有跟上市场。找到原因后,他开始给自己建立信心,从亲戚朋友那借来200多万元,开始实施生态养殖黑猪的规划。
“那时,我全家总动员,开始按照农村最原始的养法,对黑猪不喂饲料,清一色喂豆粕、玉米面、稻糠和青菜,养殖时间都在一年以上,这种喂养法的生猪肉质鲜美,口感好。”隽洪兴说,他就是凭借这些黑猪肉,不到两年时间,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还挣了很多钱,从“负翁”变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富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