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的关键在于找准路子,脱贫致富的根本要靠党员干部带头。要说脱贫心劲儿足、干劲儿大,要数天桥镇红旗营村!”3月15日上午,在丰宁扶贫办副主任程桂森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弯曲的山路,驱车赶往距丰宁县城75公里的红旗营村。

红旗营,历史上因清朝正红旗军队驻扎于此而得名。村子不大,272户、778口人,耕地面积仅有926亩,林地面积却有3万多亩。2010年人均收入700元,被列为扶贫开发先行启动村。
来到村口,绕村而过的潮河雪化冰融,溪水潺潺,路两旁一排排食用菌大棚很是抢眼。料峭的春风中,马达轰鸣,3个村民正将废弃的木柴粉成锯末;另一侧,3个村民操作一台搅拌机,把锯末、麦麸和石膏粉按比例搅拌均匀后,输送到一台装袋机里,15个农家妇女围坐一圈,紧张有序地装制菌棒。

程桂森这个“老扶贫”在当地颇有威望,食用菌种植大户佟相林和村支书姚静增、村主任佟桂臣闻讯赶来,一见面就唠起今年的发展规划:在山上建个蓄水池,靠自然落差给菌棚供水,省电、省水,种植面积扩大100亩,又可以带动40户贫困户脱贫……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佟相林等人急盼发展的神情,程桂森告诉记者:“别看他们现在个个精神头儿倍儿足,放在去年这个时候,那真愁死人啦!”
被列为扶贫开发先行启动村后,姚静增和佟桂臣等人就开始琢磨,红旗营要想挖掉穷根,再像过去那样种玉米靠天收肯定不行。最后,在程桂森等“高参”的指导下,决定依托当地气候、土壤和林地资源等条件,发展食用菌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