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加工带动林木种植业 农民家里加工木材赚钱忙

   2023-08-21 互联网2570
核心提示: 随着产业的升级,下脚料也能变废为宝。木材加工业由初成品向成品板、高密度纤维等高质量的成品板方面转化,拉长了产业链,增加科技含量,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了群众

  走进牡丹区胡集镇,公路两旁的板皮加工厂厂房林立,木材堆积如山,正在晾晒的板皮一眼看不到边,满载着待加工的原木、板皮的货车排成长龙,厂房里机器轰鸣,旋切机、电锯等加工机械在紧张作业……到处一片繁忙景象。

木材加工

  “每包是60张板皮,每天要晒一百多包,尽管我们请了八九个工人,可还是忙不过来。”在该镇黄屯村,正忙着晾晒板皮的村民王爱娇干劲十足,脸上的笑容荡漾着幸福和喜悦。她和丈夫从事木材加工已经十多年了,每天凌晨三点,都要到自家的作坊里搬运原木、旋片切割、晾晒板皮,每年收入可达十万元。

  “俺们村共有560户,家家都干起了木材加工,大多经营的是‘夫妻店’、‘兄弟店’,不少村民靠木材加工买了小汽车,盖起了楼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到俺们这里来打工的人可不少哩。”该镇黄屯村村支书黄继合得意地说。当地的木材加工不仅带动了周边劳动力来这里打工,就连江苏、河南等地的村民也来这里淘金。

  据了解,全镇杨木旋皮加工点总数达到1000余家,年加工木材200万方,形成了胡集、黄屯、王屯、尹集、龙凤5个木材加工专业村。吸纳就业劳动力15000多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达到7000人,辐射带动林木种植基地20万亩以上。

板皮加工

  在该镇木材加工产业园的博鑫木业厂的车间里,伴随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木屑纷飞,工人们围在机器前有序忙碌着。一张张板皮通过滚胶、修补、热压等程序,用于建筑的模板从机器里吐了出来。

  “我也是从农家作坊起家,后来积累了资金,和朋友抱团闯市场,做大木材加工的‘蛋糕’。”公司负责人毛殿雷坦言,公司生产的建筑模板销往宁夏、东北、大庆等地,年利润在50万左右。像他这样规模的企业,在当地就有六七十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