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基地 多举措破解菜农“三怕”

   2023-06-15 互联网3220

蔬菜种植

  为去除农民后顾之忧,平昌县成立了蔬菜产业发展风险基金,每年县财政预算100万元蔬菜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加入基金会的菜农按亩均缴纳50元的参与费。当生产环节遭遇大的自然灾害时,基金为菜农补偿生产损失;流通环节出现滥市时,收购商以保护价收购蔬菜后,如果还有亏损,由基金进行适当补偿。

  滥市主要是由于蔬菜集中上市造成。为破解这一难题,平昌县积极发展蔬菜保鲜库冷链物流,实现了错峰销售,保证菜农利益。据了解,位于驷马镇双城村的保鲜库储藏能力达3000吨,现已投入使用。平昌县还将引进一家企业,投资9000万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批发中心。

  “三怕”不上档次

  ■破解:

  打造本土品牌加工延伸产业

  “贴上品牌标签,我们的豇豆好卖多了,去年我的豇豆卖了一万多元。”双城村村民杜林国告诉记者,去年村里的蔬菜基地注册商标 “欧菜园”,并顺利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如今产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有见识的农民越来越感觉到树立农产品品牌的重要,纷纷给农产品注册商标,光蔬菜就先后注册了‘欧菜园’、‘巴山青’等十多个商标。”唐均告诉记者。

  除了打造品牌,平昌县还大力发展蔬菜深加工以延长产业链,提高蔬菜产业附加值。3月19日,记者在“欧菜园”成品菜生产车间看到,机器轰鸣,身穿白大褂工作服的员工们往来穿梭,罐装“欧菜园下饭菜”整齐排列在传送带上……记者了解到,“欧菜园下饭菜”已成功打入成都、重庆等大都市,深受消费者欢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