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生猪养殖:龙头带动生猪产业现代化 巴彦生猪打造全国绿色标准猪

   2023-11-15 互联网2010

  于是,该县有了“主辅换位”跳出单一粮食生产的圈子,巴彦县的领导引导群众纷纷投身到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潮流中,当起了统领猪经济的“猪倌”。当年“憋粮”,日子维艰时,他们领着百姓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憋猪”时,他们又通过抓加工业来拉动养猪业;当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时,他们就组织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格局,并实现了生猪产业发展的标准化;当生猪生产传统优势已不再时,他们又及时推进绿色标准猪生产,奔着“有机认证”进军。

  巴彦,将“主辅换位”上升到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猪倌”们靠前指挥,周到服务,时时处处谋划着产业的发展,打拼出了这样一个可喜的局面:让粮食过腹增值,并通过畜牧业的发展铺就了农民致富的康庄大道,加速了一个产粮大县的经济发展。

  今天的巴彦早把贫困县的帽子远远甩掉,2010年,全县农民纯收入的50.4%来自畜牧业。2011年,每头出栏育肥猪全年平均盈利300~400元,是养殖户效益最好的一年。2011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5.6亿元,这其中“猪经济”功不可没。

  如今,巴彦的各级“猪倌”们更坚定了当好“猪司令”的信心:把外流的大量原粮全部实现过腹增值、把大量的初级畜产品全部精深加工,真正实现畜牧产业的标准化、产业化,到那时,巴彦将更是一幅美丽富饶的壮美图景!

  巴彦生猪饲养及过腹消化粮食图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5年

  生猪饲养量(万头) 230 308 320 350 400

  消化粮食(万吨) 51.75 69.3 89.6 95 112

  玉米平均产量(万吨) 165

  (数据由巴彦县农委提供)

  2011年,巴彦生猪饲养量超过320万头,是八年前的4倍。

  绿色标准猪

  绿色标准猪:是饲料中不含抗生素、激素、精神类药物、防腐剂、色素、瘦肉精等药物和添加剂残留,实行全程无抗饲养的猪肉。其猪源、饲料、管理、防疫等环节都有严格标准,保证消费者获得安全、营养、优质的畜产品。近年来,巴彦县大力扶持“绿色标准猪”养殖,提升生猪产业的含金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