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流县积极推广科技养鱼,举办培训班,开展科技“三下乡”,开展“以点带面”示范工程,各乡镇设立鱼药门市部,技术干部对渔农进行跟踪指导,将新技术、新品种、鱼类疾病防治推广到户,特别是推广增氧机、投料机等设备,推广冬季牧草种植和配合饲料养鱼技术,帮助渔农降低饲养成本,增加收益。2008年以来,全县改造建设标准化池塘1.2万亩,大大促进鱼塘增产。
规模养殖助农富
“这40亩鱼塘原来都是低产山垅田,投入十几万元改造成鱼塘,去年我们养40多亩鱼,收入近12万元。”嵩溪镇罗坡岗村养鱼大户张二友告诉笔者。
近年来,清流县在嵩溪、嵩口、里田等乡镇结合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引导渔农利用山垅田、烂泥田、冷水田等低产田开挖鱼塘,改造成连片鱼塘,发展规模养鱼,面积达5000余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该县为扶持规模养鱼,将现有山塘、水库除用作旅游之外均招标、承租给个人进行养鱼,引导养鱼户将小塘改造成大塘,使养鱼大户越来越多。今年,该县养鱼30亩以上的大户就有220多户,共养鱼1.5万多亩,产值可达1.2亿元。
市场跟进保营销
每天天刚蒙蒙亮,清流县龙津市场的鱼市就人头攒动,几十名贩鱼商家正准备把鱼运往福州、三明、龙岩等县(市、区)销售。
为解决渔农卖鱼难的问题,清流县畜牧兽医水产部门发起成立水产养殖协会,帮助水产养殖协会组建专业营销队伍。经过几年努力,协会营销大户已达100余人,配有“清流溪鱼”字样的活鱼运输车就有20多辆。每天凌晨,这些营销大户们就开始将当地出产的活鱼往外拉,平均每天外销鲜鱼近30吨,年外销量达1万余吨。同时,嵩溪、嵩口、沙芜等许多乡镇水产养殖户也自发成立合作社,社员间互惠互利,促进了水产品的乡际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