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洛阳市洛龙区李村镇村民傅振须开始与牡丹结缘,在该市一家园艺公司打工;3年前,年已5旬的他毅然承包了近60亩土地,开始种植牡丹;而今,这数十亩用心种植的牡丹即将对外销售,带给傅振须的除了收获的喜悦,还有约150万元的纯收入。

“别小看这一株株牡丹,和以前的散户种植相比,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产业,因此致富的花农越来越多。”洛阳市一家牡丹园艺公司的负责人这样感慨。
打工6年转念种牡丹
昨日下午,在洛阳市神州牡丹园,57岁的傅振须正忙着在园区巡查,他告诉东方今报记者,如今和3年前相比,自己从一个打工者变身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也就是说,我现在种这60亩牡丹,完全是在给自己打工,心劲儿很大。”傅振须笑着说。

2004年,年近5旬的傅振须到神州牡丹园工作,由于是亲戚关系介绍,说白了就是打工。一晃6年时间,在该牡丹园,傅振须由一开始的接触牡丹种苗培育,到日常养护,最终当上了一名管理人员,在此期间,他熟悉了园区内牡丹的一系列种植和培育技术。
俗话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牡丹的生日”。而就在2010年的9月份,傅振须毅然在老家承包了近60亩土地,开始种植牡丹。“当时做这个决定,有两点很放心,一是我感觉自己的种植技术还行,再一个是牡丹园签合同,提供牡丹种苗并负责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