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鱼东村位于道朗西部,全村756户,2917人,总耕地面积3150亩。该村地处丘岭,村西、南高耸着两座青石山,建筑石材资源十分丰富。泰肥公路、泰肥铁路贯穿东西,交通便利。2005年全村实现产值3600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38万元,集体存款50万元,固定资产120万元,人均纯收入3830元。85年前,由于单一抓粮食生产,该村人均收入不足500元。86年以来,在党的发展经济、推动农村产业化、全民奔小康等富民政策的指导下,镇政府在村南建起了泰山水泥厂,村两委抓住时机,确立了抓好石材开发,大搞建材运输的致富思路,在原有3台拖拉机的基础上积极创建了农机运输合作组织,2005年改建为鱼东农机运输协会,依靠联合发展与集体力量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村容村貌大改观,受到了上级表彰,连续5年被区、镇评为“创五好奔小康”先进村。

立足石材资源开发 发展运输增效益
由于鱼东村地处丘岭山区,自然条件较差,粮食产量低,经济发展难度大。为了寻找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路子,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干部会议,研究如何加快全村的经济发展,逐步明确了只有实现劳动力资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确了本地的区位优势,那就是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多年闲置的大山石材运出大山,才能变废为宝,为人民创造财富,由此全村便确立了“立足石材搞发展,发展运输增效益”的发展思路。
有了发展思路,就要付诸于行动,就要千方百计谋发展。要进行石材开发,靠肩挑人扛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发展拖拉机,靠机械运输才能大发展。然而一辆拖拉机就需要上万元,这对当时很多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很多人都是看着是一个挣钱的门路,因手中无钱干不起来。还是集体力量大,农机部门号召搞农机合作组织,为鱼东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他们一是凑钱购置拖拉机,二是发动有机户搞联合,同时积极宣传泰城道路建设与城市西扩发展建材产品需求量大的新形式,宣传当前建筑业快速发展与交通便利等搞石材运销的有利条件,让群众了解石材开发的大好前景,很快做通了群众的工作,调动了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利用投资入股等方式筹措资金组建了鱼东农机运输队。由村主任任队长,吸纳户有拖拉机从事外运石子、水泥、石灰、运回铁粉、石膏等运销服务。经过几年经营,拖拉机运输户年纯收入从几千元达到了万余元。在运输队的带动下,其他群众陆续地加入到石材、建材运销行业中,磕石机户,运输业户迅速增长。全村经济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