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织网”培育为先
4月16日上午10时,太原高新区内的尚润淘宝旗舰店内,十几名客服人员一片忙碌,北京正和万丰投资有限公司 (山西分公司)的经理田国斌对记者感慨道:“从人才、技术、营销手段等多方面来讲,现在的电子商务山西还很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培育。现在山西的电子商务不好做,网买网卖没有成为一种消费趋势,包括一些农产品的网销。”田国斌介绍说,前期为了打响品牌,他们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虽然各种土特产品的网销量都不错,但是成立至今不到一年间,获利不多。“定位很重要,一定要选取合适自己的产品去销售,如果定位准确,小投入小规模的农户网商也是可以赚钱的。”田国斌这样建议。
阿里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樊春晖则对记者表示:“培育农村网商,一个是基础设施环境要到位,一个是电子商务知识和培训要跟上,物流配送设施,盘活存量资源,这个是当地政府需要引导和投入去做的,包括农村网商的培训。”对于山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樊春晖还建议说:“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包括上游种植养殖大户、中游加工企业、下游的超市卖场以及流通环节的一些存量资源,例如农村合作社、供销社等,都可以基于电子商务以终端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梳理整合起来。”
打开淘宝,会发现知名农产品网店的商铺页面都很朴实,不花哨不艺术,甚至比较土气,但是这样看起来很“田间地头”的农副产品卖家,恰恰给消费者以原生态、有机、纯天然等感觉,击中了都市消费群体的绿色情结。
一方面,就农村现实情况而言,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已是一个老话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政府一直都关心的大问题。今年年初,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建议制定《电子商务促进法》,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更好地提振内需和解决三农问题。如果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促进小微农副产品网销,带动农业增收,这样的信息化带动农业发展的模式就有了全局性的重要意义和推广价值。
另一方面,面对居高不下的物价,老百姓大呼无法消受一边是卖不掉的果子,一边是买着嫌贵的人群。设想,如果能够出现越来越多“果真美好”“山里旺”这样的网店,什么“豆你玩”“姜你军”“向前葱”等怪象大部分会被“农户—网络—消费者”的模式“结果掉”。这正是B2C农民网店的价值所在。
也许不远的一天,上网买农副产品和逛菜市场一样自然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