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当他“走进”牛圈,这些牛儿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朝他哞哞直叫,还用舌头舔他的手。牛毛直立,表明有蛔虫,牛长眼屎,是牛感冒了,每头牛的健康状况,他都了如指掌,“我养牛,主要是掌握好防疫、消毒、治病、催肥等关键技术环节。”
养牛很辛苦,水、草、料必须备足,粪便必须及时排出。无论夏日寒冬,何明公每天必须到圈舍巡视一遍,这个习惯雷打不动。
为了让周围的村民“发牛财”,何明公无偿把养牛技术传授给村民,而且还为贫困村民提供购牛、销售等服务。养牛户一旦有了难题,他就摇着轮椅去指导。
如今,圆觉寺村有20多户农民养殖了肉牛。去年,该村出栏肉牛1000头以上,被阆中市政府确定为肉牛肥育示范基地。
何明公养牛出名了,来自广元、绵阳、巴中等地的参观取经团络绎不绝。
“在我养牛的过程中,残联给我的帮助很大,不但给予我资金上的支持,还给我配备了残疾人专用的车辆,使我在轮椅上也可以行走自如。”何明公说,“下一步,我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致富。”
在何明公的养牛场,聘请了3名员工,有两位是本地的残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