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开出了80元一天的市场价,傅剑林依然请不到几个合适的。“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无奈下,傅剑林只请到六十多个妇女老人上山挖笋。
劳动力不足加上当年竹笋收购价格低,傅剑林卖笋亏了本,三个月后就断了资金链。
此时合伙人雷勇培又因为撑不下去,要跟傅剑林散伙。傅剑林独自一人回到山里,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竹子上。到了2008年12月,竹子终于能砍了,傅剑林却发现,要大批量收竹子首先要先把很多杂草锄掉,而这需要更多人工。
七彩山鸡来锄草
傅剑林想到了用锄草机来锄草。他租用一台锄草机,一天的租金和油费就要六百元。而一天清除二十亩山地的草就需要六台机器和十个工人,得花四千四百元,那么五十天锄完这些草就要花二十多万元,代价太大,傅剑林一周后就放弃了这个做法。
眼看杂草越长越高,傅剑林陷入了困境。然而六个月后的2010年初,人们惊奇地发现,半米多高的杂草几乎全没了。

原来,2009年6月的一天,心情郁闷的傅剑林走出养殖场散心,路过南宁郊区的一个养殖场时,傅剑林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他用那个网围了起来,在下面养了一些七彩斑斓的鸡,而且林下很少有杂草。我说想这个草到底是怎么弄的,是他除草的还是鸡叮的,我就进去问老板。”让傅剑林惊喜的是,养殖场的老板刘武威不仅证实了鸡能除草这件事,还让傅剑林有了一个新的财富发现。
锄草能手招财源
在傅剑林看来,七彩山鸡在当地没什么人养,而且价格又是一般土鸡的两三倍,如果他能规模化养殖成功,这些“廉价的工人”不仅能帮助除草,还能赚钱。
“放养的区域有十亩地,现在的鸡就大概是一千只左右,放进去四个月时间草就没有了。”傅剑林说,竹笋从破土到收获就三天时间,鸡跟竹笋不会相互影响。
2009年7月,傅剑林又花了十多万元分批引进了1600羽黑鸡、2000羽贵妃鸡和七彩山鸡来竹林一起饲养。四个月后,傅剑林的第一批6000只商品鸡出栏了。
2012年初,傅剑林在宾阳县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76户村民一起致富。2011年傅剑林养鸡的销售额已经超过500万元,同时因为4万多只鸡给他的竹林轮流锄草,大大减少的人工费,现在竹林的年收入也有1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