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变成养蜂“行家里手”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2023-10-05 互联网2100
核心提示:今年32岁的杨吉勇是兴安镇源江村委周家园自然村人,养蜂之前一直在外打工。创业路上艰辛多,杨吉勇饲养的蜂种是意大利蜂,起初由于不了解意蜂的习性,他把意蜂当成本

  走进杨吉勇的临时住房,记者看到,这里只有几个平方米,其中大部分被一张木板床占去,屋内四周堆放着各种杂物。窗外,便是他的产业——20多个蜂箱。蜂箱上,成千上万只蜜蜂正忙着起起落落。望着飞来飞去的蜜蜂,记者不禁感到有点胆怯,杨吉勇和他的同行朋友告诉记者,不用怕,只要不拍打它就不会蜇人。

蜜蜂养殖

  今年32岁的杨吉勇是兴安镇源江村委周家园自然村人,养蜂之前一直在外打工。

  创业路上艰辛多,杨吉勇饲养的蜂种是意大利蜂,起初由于不了解意蜂的习性,他把意蜂当成本地小蜜蜂来饲养,饲养方法的不当导致了他创业第一年就损失惨重。

养蜂人的故事

  然而,他却是一副天生不认输的性格。为掌握更多养蜂技术,他加入了桂林养蜂业协会,与会员们交流经验,硬是靠着不断请教与摸索,让自己的蜜蜂从最初的几箱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箱,蜂蜜产量也逐月递增。同样,他也从最初的“门外汉”变成了养蜂的“行家里手”。

  今年由于受低温影响,花期延后,让不少的养蜂人吃尽了苦头。杨吉勇的蜜蜂也不例外,从原来的80多箱锐减到20多箱。

  虽然养蜂之路充满了艰辛和风险,但他始终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杨吉勇说他最大的心愿是靠养蜜蜂先致富再带领源江村的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